人物简介


余厚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长期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教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担任SSCI一区HSSCOMMPUBLICATIONSFRMA和《情报工程》等期刊编委,AP iNextCSSISMP等国内外专业组织委员,iConferenceISKSS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内外多种核心期刊和国省级项目的评审专家。更多详情请见个人主页http://yuhouq.github.io

 

学术专长


学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科学和信息计量、科学交流与科技评价、档案法学与国家治理。

培养理念


快乐学习,高效科研。劳逸结合,安静活泼。

团结友爱,奋进创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招收:(1)学术型博士研究生;(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专业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专业型非全日制研究生。

研究经历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274227),2022-2026,在研。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YJA870016),2022-2025,在研。
  3. 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GD23YTS04),2023-2025,在研。
  4. 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基金项目,2024-2025,在研。
  5. 中山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工程项目“档案法学教材建设”,2025-2026,在研。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71804067),2018-2021,已结项。
  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YJC870023),2018-2021,已结项。
  8. 中山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2021-2024,已结项。
  9. 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2022-2023,已结项。
  10. 中山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工程项目“档案法学课程思政研究”,已结项。
  11. 中央高等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 30920021203),已结项。
  12. 中央高等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30918013107),已结项。

参与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226),2023-2028,在研。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TQ097),2022-2025,在研。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L2424132),2024-2025,在研。
  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23BTQ067),2023-2026,在研。
  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22BTQ097),2022-2025,在研。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4094),已结项。
  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D084),已结项。
  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52),已结项。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61842602),已结项。
  10. 总装备部项目多项。

教育背景


2007.09-2011.08,中山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学士

2009.09-2010.02,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交流学习

2011.09-2017.06,武汉大学,情报学,管理学博士

2015.09-2017.03,北卡莱罗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信息科学,公派联培

著作论文


已发表同行评议论著100余篇(部),代表性论著(第一作者)如下

科技情报与科研生态

A framework for predicting scientific disruption based on graph signal processing[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2024, 61(6): 103863.  SSCI一区、中科院一区

Understand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supply–demand in peer review system: an analysis based on scholars’ research and review activities. Scientometrics 130, 1547–1569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25-05264-8SSCI一区

Can peer review accolade awards motivate reviewers? A large-scale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Communications, 2024,11, https://doi.org/10.1057/s41599-024-04088-wSSCI一区

社交媒体与科学交流

中文学术论文的微信提及数据特征分析研究[J].情报学报,2024,43(09):1080-1093. 学科权威期刊

How is public discussion as reflected in WeChat articles different from scholarly research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of metaverse. Scientometrics, 2024, 129(1), 473-495.

Who shares scholarly output on Facebook?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into their location, productivity and identiti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23,https://doi.org/10.1177/01655515231165632SSCI二区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acebook Altmetrics in LIS field: asses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olved paper, user and post. Scientometrics. 2023,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23-04678-6SSCI一区

How accurate are Twitter and Facebook altmetrics data? A comparative content analysis. Scientometrics. 2021, 126, 4437–4463.

Who posts scientific tweet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oductivity, locations, and identities of scientific tweeter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9, 13(3), 841-855.

学术论文知乎提及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OL].情报科学,1-10[2025-09-02].https://link.cnki.net/urlid/22.1264.G2.20250829.0938.002.

Altmetrics mentioned in WeChat articles: Evolution, topic, context and comparison with scholarly publications[J].Data Science and Informetrics,2021,1(03):74-92

新浪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特征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04):20-36

政策文件与科技评价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我国科技人才评价导向研究[J].情报科学,2024,42(03):10-17.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导向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现代情报,2025,45(09):71-80.

How are Policy Document Mentions to Academic Papers Accumulated? Proceeding of the 2023 ASIST Annual Meeting. London, UK.

Proposing Conference Leadership Index to Measure Scholarly Impact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ield.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SSI Conference.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USA.

余厚强,蔡伊南,姚人凤,张洋. 政策文件替代计量指标的标准化研究——以国际LIS期刊为例.[J]情报科学

基于政策文献计量的美国科技评价体系发展进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3,46(08):43-50

Evolution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Policy in China Over 1978-2021: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Policy Documents. 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dicators (STI 2023). Leiden, Netherlands.

基于政策文献计量的我国新时期科技评价体系改革进程研究[J]. 情报科学, 2022, 40(8): 20-28.

政策文件替代计量指标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07):28-36

科技新闻与科学素养

Exploring country's preference over news mentions to academic papers.[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22, 16(4): 1751-1771.

How accurate are news mentions of scholarly output? A content analysis. Scientometrics, 2022,127(7), 4075-4096.

新闻替代计量指标的分布特征研究[J]. 情报学报,2020,39(10):1081-1092.

作为替代计量数据源的中国新闻平台特点研究[J].现代情报,2022,42(06):138-147+159

学科态势与理论研究

面向多维应用的替代计量学“场景-问题-方法”研究框架[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4,8(Z1):42-51.

AIGC时代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发展趋势[J].图书馆论坛,2024,44(07): 1-8.

信息计量学的创新之道:近年优秀国际期刊论文的启示[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 47(02):53-60.

替代计量学的理论框架研究[J].情报学报,2022,41(08):775-785.

How accurate are policy document mentions? A first look at the role of altmetrics database. (2020), Scientometrics. 125(11), 1517–1540.

替代计量学:概念、指标与应用.[M]中国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

Altmetrics的译名分歧:困扰、影响及其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1):47~59

重构教育图景:AIGC助力教育变革与思维创新[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24年8月

智慧数据驱动的古籍智慧性保护体系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3,49(01):68-81.

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团队识别与领军团队提取[J].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20):4-13

替代计量学:概念、指标与应用.[M]中国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 21万字,ISBN: 9787518952274

论推动替代计量学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1):4-15

新型指标与社会影响:

全球科学数据平台的发展态势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5,69(08):139-148.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导向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现代情报,2025,45(09):71-80.

出圈指数:一种量化学术论文影响的新型替代计量指标[J/OL].情报理论与实践,1-18[2025-09-02].https://link.cnki.net/urlid/11.1762.G3.20250721.1410.002.

余厚强,蔡伊南,石若琪.基于相对比例原理的脸书替代计量指标标准化研究[J].情报科学, 43(3):77-86

准确评价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14日

Mendeley阅读指标视角下的中美国际论文影响力比较研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1,11(03):77-87

获奖情况


  1. 2025年,青年情报科学家奖
  2. 2025年,全国图书情报创新案例大赛优秀案例奖
  3. 2025年,第二届全国信息资源管理年会优秀论文奖
  4. 2024年,中国情报学年会暨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优选论文奖
  5. 2023年,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6. 2023年,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7. 2022年,第十三届科学计量学与科教评价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8. 2021年,中国情报学年会暨情报工作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奖
  9. 2017年,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
  10. 2015年,武汉大学学术创新奖一等奖
  11. 2015年,第九届武汉大学十大学术之星

工作经历


2017.06-至今,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