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25年校内二次遴选专业热点问答

发布人:郑凯耿

 

 

一、什么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浪潮下,国家要推动数产融合,各行各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发展,就离不开信息管理类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立足国家信息化战略和大数据战略,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针对信息、情报和大数据三大要素,从管理和技术两大维度,培养善于信息赋能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与学术精英。

图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二一”专业定位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是什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着重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所培养的学生将掌握系统的信息管理科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系统设计方法、大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具备优秀的实践应用与科研创新能力,适合在国家各级信息和数据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施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在促进本研教育融合方面,本专业推进落实本科生全面导师制,以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为支撑,为每一位本科生定制覆盖本科阶段、延伸至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训练计划,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探索高水平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

图2 学生近三年获奖情况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阶段主要学习哪些课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本科阶段的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五大模块:

管理学基础模块,培养管理理论和实践基础:包括管理学原理、知识管理等课程。

IT技术基础模块,培养程序设计和数据管理能力:包括程序设计、数据库、数据结构等课程。

数据科学基础模块,培养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包括数据科学方法与应用、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课程。

信息管理模块,培养信息管理核心能力:包括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信息检索、数字信息组织等课程。

信息系统模块,培养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能力:包括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城市与智慧技术等课程。

图3 课程体系设计

 


 

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作为未来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其知识储备和能力类型不应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发展的。学好本专业需具备以下的素质和条件:

首先,需要对学科领域具有浓厚的兴趣。要求学生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等新兴信息技术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和创新创造热情。

其次,需要有宽泛的专业基础和综合的知识储备。要求学生具有交叉多元的知识体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最后,需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信息管理科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兼具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就业去向的情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具有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就业口径宽、领域广的优势。在升学方面,近年来有6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学习深造。在就业方面,信管的毕业生融合人文素养、管理素质和信息技术,善于信息赋能,结合优秀的实践应用与科研创新能力,广泛就职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担任高级数据分析师、信息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重要职位。主要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中担任高级数据分析师、信息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重要职位。

此外,毕业生在公务员、选调生招录中表现亮眼,积极服务于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包括中国电信、南方电网、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

图4 毕业生近五年就业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