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行,卓越领航” | 我院学业帮扶项目交出亮眼成绩

发布人:郑凯耿

世纪中大新征程新起点上,中山大学学生会以建校100周年为新的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服务大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孵育一大批聚焦青年发展需要的精品服务项目。今天我们走近信息管理学院学生会:“博学笃行,卓越领航”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业帮扶精品服务项目

“博学笃行,卓越领航”精品服务项目聚焦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上的难点、疑点,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学业帮扶活动,以四个板块——高数辅导班、考研复习交流会、竞赛奖学金交流会和期末复习交流会为主要基点,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2024-2025学年,“博学笃行,卓越领航”学业帮扶系列活动共服务我院189人次。其中,我院大一新生期末学科全面通过率超92%高数重修通过率超95%;在各类竞赛中,我院学子荣获国际级奖项5人次,国家级奖项13人次,省部级奖项22人次。“博学笃行,卓越领航”学业帮扶系列活动成效卓越。

信息管理学院学生会以“面向全院问卷调研+面对面深入访谈”的方式,精准识别同学们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推进学业进步项目。

调研发现,由于不同学习阶段要求不同,同学需要对学习方式方法进行及时的调整,故同学们在高数学习、考研备考、竞赛参与及期末复习等方面存在较强需求。基于此,项目以“精准帮扶,助力学业”为核心,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化的活动设计,全方位提升同学们的学业能力,为学习进步保驾护航。

学业帮扶常态化,精准覆盖学习需求

1.高数辅导班:双轨模式筑牢学科根基

①线上+线下全时支持:线上通过微信群、腾讯会议等搭建实时答疑平台,解决碎片化问题;线下开设习题课,系统梳理重难点,打破时空限制。

②动态优化机制:跟进学生反馈。我们通过对问卷的清洗与分析,每次大约可以筛选出30%的有效问卷,接着在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点掌握度、授课节奏反馈基础上,及时对下次辅导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调整。

2.期末复习交流会:优化指导策略
 

针对大一的学生,邀请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分享学习思维转换方法、时间管理技巧及期末复习策略,会后,再将交流会中的PPT、笔记进行统一整理,共享给有需要的同学。

团队建设制度化,打造专业服务梯队

1.“1+N”责任分工

每项活动设1名总负责人统筹全局,下设宣传组(推送制作、社群运营)、学术组(内容审核、资料整理)、后勤组(场地协调、物资管理),确保高效执行。

2.举办复盘会议

团队结合反馈数据,分析活动成效,定期讨论,优化分工流程及项目实施步骤与方法。


 

学术活动组织化,构建进阶赋能生态

1.考研交流会:全赛道覆盖服务

覆盖保研+考研、本校+外校、学硕+专硕全赛道,邀请对应领域上岸学长学姐解析备考策略,为同学们的升学之路保驾护航。


 

2.竞赛奖学金交流会:实战经验深度赋能

邀请国奖获得者、竞赛获奖选手拆解备赛全流程,分享者从前期准备开始分享,提供选题模板,再接着传授论文写作范例及答辩技巧,辅助以避坑指南与获奖案例分析,将“实战”经验分享为同学们。


 

3.跨学院联动机制

为提升高数辅导班的学习效果,我们与兄弟学院精诚合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在策划阶段,上到活动顶层设计的完成,下到每次辅导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两个学院都积极整合资源,建言献策;执行过程中,分工明确,政务学院负责寻找授课志愿者提供人力资源,我院则负责线上、线下课堂的秩序维护;项目收尾阶段,两院交流总结本次活动的获得成果与局限,为以后的活动开展积累经验。

跨学院的联动和多方资源的整合,带来多方互利共赢的效果。我们与兄弟学院建立了良好互动,分工合作开办高数辅导班,增加互信互助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两个学院学生的学科通过率、重修通过率都大幅度提高


 

4.需求响应闭环

通过“问卷调研(前期)—执行反馈(中期)—复盘优化(后期)”三级链条,动态调整活动设计。

项目宣传

利用信息管理学院“中大IM青年”公众号发布活动预热、总结推文,筑牢宣传阵地,让活动深入人心,切实提升宣传实效。


 

期末复习交流会过去分享者不足、高数答疑群冷清,问题直指“参与度”。下一步,我们将提前锁定主讲、搭好反馈通道,面对面收集需求联动各院系广招志愿者,把宣传、服务、资源共享做深做实,让每门课的经验都能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