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 国奖有我 | 明昕宇:不至于前,不止于此
为弘扬优良校风学风,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向学、向善、向上,发掘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推出“追求卓越,国奖有我”系列国家奖学金获奖学子风采展示,展现中大学子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子仰望星空立大志,脚踏实地担大任,止于至善明大德,博学笃行成大才,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 不至于前,不止于此」
在科研道路上,明昕宇同学希望能够继续向前迈进,持续拓展、提升,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去收获更丰硕的成果,向着更高更远的地方进发。

图 明昕宇
明昕宇,我院2022级情报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甘春梅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首届全国信息资源管理案例大赛国家三等奖、第二届电子商务学科博士生东湖论坛优秀论文等多项荣誉。
稳定心态,是明昕宇同学科研道路上的坚实基石。对于她来说,学术研究是枯燥的、富有挑战性的,但也充斥着成就感的。非宁静无以致远,平稳的心态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在枯燥中坚守,在挑战面前不屈不挠,在成就面前保持谦逊,持续在学术的道路上稳步迈进。
以论文写作为例,为保证思维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明昕宇同学往往会将写作周期集中安排在1-2周内。她会将论文的写作任务精细拆解;同时严格遵循良好的生活作息,以充沛的精力应对高强度的创作挑战。在遇到棘手难题或未能如期达成预设目标时,她也能坦然接受,绝不陷入过度的自我苛责泥沼,而是迅速调整状态,再次启航。
明昕宇同学表示:“学术研究是一场需要长期努力的征程。学术成果的修成绝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之事,而是如同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在尝试中可能会遭遇一次次的失败,但正是这些失败促使着我们不断地修正、不断地完善,最终成就璀璨的学术成果。”




图 明昕宇系列论文成果
兼听则明,明昕宇同学知道,闭门科研是不可取的,除积极进行论文撰写外,她还多次参与学术交流。硕士研究生期间,明昕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共计10余次,包括2023年中国情报学年会、2023年ASIS&T亚太分会、2024年信息行为年会等。

图 明昕宇同导师甘春梅副教授参加学术会议
明昕宇同学回忆,初次参加学术会议时,内心满是新奇与忐忑。望着会场里的资深学者们,感觉自己如同沧海一粟。学术会议是一个高大上的交流平台,而我只是个怯生生的求学者。那时的心态,是纯粹的“海绵吸水”式,带着初学者的谦逊与懵懂,渴望在这个新舞台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到如今,参与学术会议已驾轻就熟。步入会场,更多的是从容淡定,主动与老友新朋交流切磋,探讨领域内最新动态、潜在合作机会。听报告时,不再是盲目记录,而是带着批判性思维,分析方法优劣、结果可信度,思考与自身研究的契合与互补之处。作报告时,自信地站在台上,将研究娓娓道来,面对台下提问也能沉着应对,把质疑当作思维碰撞的契机,借反馈进一步完善后续研究。
从最初的敬畏仰望,到中间的急切求成,再到当下的平和自信,这一路学术会议心态的转变,见证了明昕宇同学在学术道路上从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行的成长轨迹,也成为她持续奋进、勇攀科研高峰的内在动力源泉。


图 明昕宇在学术会议上做报告


图 明昕宇获奖证书
“研究生阶段如白驹过隙,短短两三年,却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有限的时光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并全力以赴,是我们最该完成的课题。当毕业的钟声敲响,回望来路,或许成果丰硕,或许留有遗憾,但只要问心无愧,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踏实,那这研究生时光便未曾虚度。所以勇敢去追,大胆去闯,在这短暂的几年里书写属于自己的无悔篇章。眺望未来,也希望自己不至于前,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