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院李岱峰教授获评全国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布人:郑凯耿

2025年1月15日,全国人工智能学会公布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经过三轮专家评审,我院李岱峰教授参与的《面向智能客服知识推荐的垂域模型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评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是我院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云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品高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的合作项目。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WU WEN JUN AI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以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数学大师、人工智能先驱、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先生命名,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具备提名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资格,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代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荣誉象征。

2024 年国家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国际竞争力的 AI 智能应用。AI 大模型助力客服数智化转型,知识推荐为客服座席提供专业知识、问答建议,是应用之一。构建面向客服知识推荐垂域模型,协调优化 AI 领域三个核心要素(算力、数据和算法)是关键难点。该项目选取政务和运营商客服场景,结合用户基数庞大和语料数据标准化程度高的优势,构建云化政企数据底座,依托中国电信星辰大模型研发垂域模型,突破以下问题:随着模型算力开销的激增,如何优化云网协同下的异构算力调度,低成本保证模型运算;如何适配云网能力,满足模型高吞吐、低时延和高并发的数据需求;如何满足垂域模型的训练数据组织、问话意图理解、逻辑推理等相关问题。

 

 

 

 

李岱峰教授团队主要负责垂域模型的大规模训练数据组织、对话意图理解、逻辑推理。依托大规模算力平台,实现垂域数据分层组织、训练及微调过程分阶段进行;同时通过算法优化,增强模型输出稳定性和可控性;针对复杂应用场景,提出多层推理模型的训练及应用方法,显著提升大语言模型推理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解释性。围绕该项目在国际计算机领域顶会WWW、EMNLP、CIKM、AAAI等,国内外影响力刊物Information Sciences、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Nature子刊Scientific Data、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等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多项软著和专利。相关成果应用于广州电信的智能客服知识跟随系统,通过广东省电子学会专家委员会验收,评价结论指出:“项目在大模型智算的知识推荐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