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信息资源共享”课程赴深圳开展实地教学

发布人:郑凯耿

        2024年4月26日,我院2022级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前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深圳市光明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专业必修课程现场教学。本次现场教学由任课教师周旖副教授组织与指导,围绕课堂教学中的“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空间布局”及“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等知识点设计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实地观察与交流,强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图1 周旖副教授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开展现场教学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自2023年10月6日正式开放,图书馆采用藏借阅一体化布局,设置多学科阅览区、多类型服务空间,图书馆集新颖设计与传统文化于一体,为课程教学提供优质平台。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深圳校区图书馆李久艳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馆舍空间设计与布局,包括穹顶式大厅设计、功能区布局、氛围感打造,随后带领学生们逐一参观了人文社会科学馆、古籍馆、阶梯阅览区、学术交流空间、视听空间、音乐欣赏空间、研修间等,深度体验了高校图书馆为全校师生提供学习与科研服务的多元化创新模式。

图2 同学们参观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

 

        下午,同学们前往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实地学习,重点参访了光明区图书馆。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副主任王凌宇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光明区图书馆的总分馆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和运营管理状况,详细描述了该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新型空间建设、项目开展历程、社会参与现状。同学们通过现场学习,感受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服务模式等创新中蕴含的学科理论。

图3 同学们参观深圳市光明区图书馆

 

图4 在深圳市光明区图书馆研讨室进行讲解与交流

 

        “信息资源共享”作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通过讲授我国历史上传统藏书建设经典理论及其现代价值,我国当代学者对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理论创新,我国图书馆界开展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和共享的优秀案例,增强学生们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自信、学术研究的理论自信以及文化自信。在本次实地教学中,同学们在实践中强化了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也对实践中理论的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图5 老师与同学们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阶梯合影留念

 

图6 老师与同学们于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