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央视《新闻1+1》连线采访我院教授
2024年4月23日,我院程焕文教授、唐琼教授、88级校友方家忠馆长就“中国的全民阅读,有何变化?”这一主题,接受了央视《新闻1+1》采访。
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我院唐琼教授解读了《2023年广州市图书馆之城读者阅读报告暨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贡献力研究》发布的一项数据,提出2023年广州市成年居民和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量相较2021年均有提升,广州市民人均阅读量仍然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数字的背后,得益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此外,公共图书馆还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推广活动,让大家走进阅读、爱上阅读。

方家忠馆长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回答了主持人围绕广州市“图书馆之城”服务效能相关数据、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图书馆建设成效等提出的问题。方家忠馆长结合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的具体数据一一回答。表示,广州图书馆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大量读者到馆,图书馆座无虚席是常见的服务场景。这既源于公众强烈的阅读需求,也离不开广州市“图书馆之城”计划下每年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

程焕文教授解读了广州图书馆成功的主要因素:一是在于政府的高度重视,从政策立法到政府投入,形成覆盖整个广州市的图书馆基础设施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网络;二是全覆盖的网络使得阅读无处不在,对于推进广大市民的阅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当前全国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程焕文教授做出了回应,他认为政府加大投入是根本,社会参与要走专业化道路。节目最后,程焕文教授提出,在数字时代的今天,纸本阅读与数字阅读之间不存在谁取代谁的关系,公共阅读空间营造了书香社会的氛围,满足了公众的社会性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有数字阅读的环境和智慧阅读的体验,从而实现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有机结合,将全民阅读落到实处。

央视《新闻1+1》连线采访我院教师,彰显了学院教师在深耕国家文化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贡献学界智慧中的影响力。多年来,以我院为挂靠单位的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在首席专家程焕文教授的带领下,一直坚持面向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需求,聚焦为国家公共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全力融入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之中,已经建设成为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智库,并于2023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
采访视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