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资讯管理学院杰出校友访谈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资讯,许你一个独一无二的梦

                                                                                  ——资讯管理学院杰出校友访谈

前言——

       三十五载,漫漫长路,风一程,雨一程,曾经的雏鹰,羽翼渐丰,蜕变,而今的资讯;四年光阴,素年锦时,月已望,月已朔,曾经的蚕蛹,翅膀始张,破茧,而今的资讯人。三十五年来,资讯管理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些杰出校友,谛听他们如兄长般宽厚温暖的告诫。

许良杰:筚路蓝缕 无悔青春

       许良杰,1984年进入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现资讯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专业进行本硕学习,随后到美国伯利克大学修读计算机检索博士。先后担任过美国第一代互联网搜索引擎Excite核心技术总监和首席科学家;网易首席技术官;eSay公司历史上首位华人全球副总裁;思科系统公司全球副总裁;美国华源科技学会副会长,新浪首席执行官,2015年2月,许良杰跟腾讯前联席CTO熊明华一起成立了创业投资基金七海资本,专注扶持美国和中国的高科技创业公司。曾被美国前副总统和诺贝尔奖得主戈尔誉为"硅谷华人骄傲"。

人生的路,勇者的心,无悔的抉择

       曾经的他,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普通却不甘平庸。十六岁那年,父亲突然病逝,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并给母亲一丝安慰,还在高二的许良杰提前参加高考。虽然还缺近一年半的课程没有学习,许良杰仍然自信地报考他理想中的专业。或许是因为分数原因,他被调剂到了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专业。

 

      调剂,在很多人眼里大概是很不幸的,但那时的他却说:“没关系,只要我踏进了大学的门,未来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大一那年,他搞懂了什么是信息管理,大三那年选择了“信息检索”这个研究方向。研究生毕业后,他做了另一个影响一生的选择:那就是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计算机检索的博士——当时国内没有这个专业的博士点。对于一个家境普通且要自费留学的学生来说,做这个选择会有点纠结。到了美国,他和很多留学生一样在餐馆打过工,以此减轻家里负担。

       留学他乡,无疑是辛苦的,但这个选择带给许良杰的回报是无价的。放眼世界,他惊叹于世界的广阔,他见识了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如何开发出来的,他参加了全球搜索引擎设计大赛,并获金奖。1996年,他被邀请到硅谷,带领第一代互联网搜索引擎Excite的研发工作,而在此过程中,他选择了放弃近在咫尺的博士学位。从那以后,他从未离开过互联网超过15个小时。

       勇敢地选择,许师兄这样告诫我们,更是这样做。勇敢地选择,放手一搏,生命也是别有一方风景。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变化就是历史的车轮,淘汰旧的,拥抱新的。这也是许良杰跟大家分享的第二点心得:积极去改变。

       在伯克利读书时,许师兄对自己的规划是留校当老师,可是当毕业论文写到一大半时,改变来了。他被邀请到了硅谷,作为首席科学家全身心投入到搜索引擎的开发工作。对于一个赴美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放弃快要到手的博士学位听起来很疯狂。伯克利的老师到现在还开玩笑说他是伯克利“最杰出的没毕业的校友”。

       但那时的师兄,已经被互联网的力量所牵引。尽管这种力量出现得有点突然,但他仍为此勇敢去改变自己。如果他当时留校做学术,他的研究成果可能在10年以后才会被用上,但如果到硅谷,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瞬间就被全球几千万人用到,同时推动一个全新产业的发展。这种挑战感带来的满足,是无以名状的。自不待言,师兄的改变是有价值的。

       或许,进入资讯不是你曾经的期许。但是,不要被自己的规划所局限,人生需要有挑战未知领域的勇气,跟随直觉的指引去改变,去突破常规。说不定,未来,你会发现你深深地爱上这里,爱上这个数据与信息交织的玄妙领域,爱上这个翰墨书香的读书圣地。

       勇敢地改变,或许,你就是下一个资讯管理学院的骄傲。

 

方家忠:岁月流长 初心不忘

       方家忠,1992年毕业于当年的图书情报学系(现资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然后进入广州图书馆工作一直至今。从图书采访员的岗位开始,当过主任助理、副主主任、副馆长、2011年起被聘任为广州图书馆馆长。

       《海上钢琴师》中1900曾说过:“买一块地,住一间房,走一条路,爱一个人,过这一生。”无他,专注,则一往而情深。

       谈起方家忠师兄,大概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会是“专业对口”、“从一而终”之类的词。1992年毕业于当年的图书情报学系(现资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然后进入广州图书馆工作一直至今。从图书采访员的岗位开始,当过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副馆长、2011年起被聘任为馆长。2015年获评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可以说,方家忠从大学以来一直在同图书馆打交道,而他自己也说,这是很大的一件幸事。

       方家忠所服务的广州图书馆,现在有两个世界第一:一是在世界的城市图书馆中建筑规模最大,二是在世界的公共图书馆中服务量最大;它也是这两年来广州市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和城市窗口。

        师兄告诉我们,一项公共事业要发展得好,一定要有天时地利人和;而其中实际工作者的工作要做得好,一定要有专业修养、国际眼光、社会视野、机遇意识、策略方法等诸多条件。根据师兄的切身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专业素养、国际眼光和社会视野。

       要有专业修养、国际眼光相对容易,但要有社会视野比较难。社会视野从哪里来?从一个人的社会理想中来,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中来,从对社会问题的独立思考中来。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确实比较难,但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我们也常说,机遇可遇不可求,要有机遇已经不容易,但更不容易的是能抓住机遇,顺应大势,顺势而为,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当然做好工作一定还要有好的策略、方法。师兄的策略就是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善用母校资源,紧紧依托母校、依托自己的老师。诚如师兄所说,中大有全国最好的资讯管理学院,有最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授,如果不善加利用,岂不是资源浪费?

 

回首十年,看看师兄与中大的合作

        回首十年,看看师兄和中大有哪些合作?2006年广图和资讯管理学院合作组织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专业高级研修班。这是公共图书馆运动引入中国一百年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以传播现代公共图书馆理念为主要目的的研修班,推动广州成为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镇,此后全国各地群起效仿。2006年广图和中大联手,启动广州市图书馆立法研究与立法进程,历经十年完成立法工作,这是目前国内水平最高的一部地方图书馆法。2009年二者又一起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与广州图书馆新馆这个建筑互为表里,让新馆在开放服务以后成为国内外最好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两度入选“广州市入载地方志十件年度大事”,就我所知,这个规划也已经成为国内图书馆界推动战略管理的一个经典案例。据粗略统计,目前广图和中大尤其是资讯管理学院还有“十三五”规划、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等8个合作项目。

        师兄说“我觉得非常幸运,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作为职业,选择在广州发展自己的事业,让我可以如此充分地利用母校丰富的资源。”

        或许,也便只有专注如师兄者,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引领潮流罢。

 

我们的梦,资讯的未来

        三十五年前的现在,资讯管理学院在中大这片温润如玉的土地上诞生,三十五年后的现在,资讯送出了一波波优秀的学子,更迎来了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的骄人成绩,三十五年后的我们,从资讯走出来的我们会成为怎么样的自己,未知。

       资讯也许不能给你一个辉煌的未来,但资讯许你一个最斑斓的梦,勇敢地去逐梦,资讯会成为你最坚强的后盾,勇敢地追梦,资讯校友是你最亲爱的榜样。

       愿三十五年后的你会让资讯骄傲。

资讯管理学院

35岁生日快乐!

       资讯,有你,梦想便有重量。资讯,有你,成就最好的我们。

       资讯管理学院,三十五年,唯你最美。三十五岁生日快乐!

 

        资讯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