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校友荟(二)| 方家忠:大方之家 忠爱图林
大方之家 忠爱图林
——访88级图书情报学系校友方家忠
校友简介

方家忠,1988至1992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图书情报学系。1992年进入广州图书馆工作,现任广州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2012年以来,先后主持或组织推动了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服务、《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制订、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等项目。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公共图书馆分会城市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2015年7月应母校邀请,作为校友代表出席“中山大学2015届毕业典礼暨2015年学位授予仪式”并发表演讲。同年荣获“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称号。
广州图书馆(新馆)

广州图书馆(新馆)
广州图书馆(新馆)坐落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古老珠江的交汇处,是广州市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和城市窗口之一,每天都吸引了大量访客慕名而来。从农讲所的旧馆到珠江新城的新馆,广州图书馆陪伴着无数人的成长。走进广图,各种类别的书籍一应俱全。你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选一本喜欢的书籍细细品读,与自己的心灵来一次对话;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共读经典,分享阅读的感动和乐趣,共度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自2013年开始广州图书馆连续6年基础服务量位居全国公共馆第一,跻身世界公共图书馆前列。而作为广图新馆的首任掌门人,从2011年上任之初至今,方家忠馆长工作的繁重程度不言而喻,但他脸上始终洋溢着谦和的微笑。他说,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图书馆,感受阅读生活的美好,便是他最大的幸福。
笃志不倦,方圆兼修
方家忠馆长出生于安徽省绩溪县。绩溪县是徽州六县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徽州自古以来便文风鼎盛,兴学不断,英才辈出。从开创理学的朱熹、反理学的戴震、著名徽商胡雪岩,到开风气之先宣传新文化思想的胡适,都是卓越的徽州人代表。“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厚重的文化底蕴早已融入徽州人的血液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生在此间,方馆长从儿时起便与书结缘,也养成了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个性。可以说,热爱与执着图书馆事业,并把专业思想发扬光大的他便是“徽骆驼”与“绩溪牛”的真实写照。
1992年方家忠馆长自中山大学毕业后进入广州图书馆工作,2005年被聘为副馆长,2011年被聘为馆长。二十余年的工作生涯中,方馆长参与了新馆建成开放、图书馆立法等新时期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他笑称,自己是一名以馆为家的图书馆员。“我觉得自己可能不算是很聪明的人,但我很努力。我觉得我最大的优点是爱思考。做事情时我是认认真真的人。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这是在任何领域都需要的。”方馆长对我们如是说。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他坦承恰逢广州的图书馆建设发展关键期,可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感到无比幸运。“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方馆长的职业经历可能不如别人丰富多彩,但他认为自己能够几十年专心做好一件事,此生便足矣。

方家忠馆长接受采访
学校担当立德树人的重任,图书馆则肩负以文化人的使命。方家忠馆长认为图书馆工作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阅读生活的美好。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图书馆,去享受阅读或者参与文化活动。而图书馆正好可以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对一个社会、一个城市来说,有没有图书馆的区别是很大的。有了对比之后,读者的文化需求就会增强,阅读需求、社会需求就会表现出来。如今国家提出建设阅读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和领域也可以越来越大,为社会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远大的职业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便是方馆长热爱图书馆事业并为之奋斗终身的源源动力。
在同行眼里,方家忠馆长是一位有底蕴、勤学习、善思考的管理者和实干家。朴实无华又积极进取的他在事业中不断成长,并于2015年成为“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发表获奖感言时,他真诚地说:“这个奖与其说是颁给我一个人的,不如说是颁给我所在的广州市。”方馆长对我们坦言,若不是台上时间有限,他想要表达和感谢的远不止这些。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代表,在他的背后还有领导、同事的默默付出,以及社会各界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面对个人的荣誉,方馆长显得十分谦虚和低调。他表示,“如今馆内形成尊重每一个人、珍视每一个人的良好氛围。而我只是单位的一个引领者,我更愿意关注自己的团队,尽可能帮助同事消除或缓解后顾之忧。希望每一位馆员都能够独立思考并在团队里积极发挥个人作用。”
硕果累累,书香万家
2011年底接任馆长之后,方家忠馆长参与的主要工作有三件:第一,组织广州图书馆新馆的建成开放;第二,参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立法,推动《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颁布实施以及《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发布;第三,参与推动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其参与的工作和个人研究成果主要有四个:第一,广州图书馆是大家公认的世界上最繁忙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是全球服务量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从2013年新馆全面开放以后,服务量就已经跃居全国第一位。第二,广州图书馆实现了建筑与功能的完美结合。通过这几年的运转服务,业内普遍认为广图新馆在建设和服务方面可以说是在全国新馆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做到了建筑和功能的完美结合。第三,现在业界公认《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是全国最好的地方公共图书馆立法。第四,自2015年以来,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顺利推进,是全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示范地区。广州“图书馆之城”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全国普遍的认可。

广州图书馆与福冈市综合图书馆在两地市长见证下签署合作交流备忘录
事实上,广州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之后多项服务数据高居中国公共图书馆之首,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被图书馆业界称为“广州模式”。这些成绩与方家忠馆长的办馆理念和发展思路是密不可分的。其办馆理念可以总结为:第一,保障公众文化权利,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第二,以绩效管理为基本职责,让公众从服务中获益;第三,坚持战略规划的引领,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有效结合;第四,依靠立法驱动体系建设,有效建设“图书馆之城”;第五,坚持社会化建设,实现社会与图书馆双向参与;第六,调动与利用各方资源,倡导“区域共同体”协作。俗话说,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广州模式”成功的背后则是方馆长与馆员们辛勤工作付出的汗水。“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广州人、国内外游客通过这座新馆认识广州,也有越来越多老居民通过新馆更新了广州印象。人们发现,广州人爱读书,爱学习,爱参与公共生活、公共事务。这座城市的书香氛围愈发浓厚。”方馆长欣喜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在保存和传播知识、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广州图书馆作为广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机构之一,一直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积极推进文化交流。方家忠馆长向我们介绍,广图的文化交流活动主要按照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及都市文化这三大系列去组织开展,借此促进广州与国际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不同文明共同发展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
薪火相传,尽诉忠言
虽毕业多年,但方家忠馆长从未远离过母校。他向我们介绍,广州图书馆与中大图书馆、资讯管理学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合作是持续不断的。这些年广图的发展也得益于中大图书馆、资讯管理学院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比如2006年、2007年图书馆专业的高级研修班,《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立法以及广图的“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等重要项目,都是由资讯管理学院的老师团队主持或参与推进的。

无论身处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能找到许许多多中大图书馆学人的身影。方家忠馆长认为,奋斗不息的中大图书馆学人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服务精神。社会服务精神承载着社会理想与责任,激励着一代代中大图书馆学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正如许多前辈所言,图书馆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由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构成。他认为,图书馆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历史学科,但结合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特别是现在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巨变的阶段,要把图书馆的服务和社会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需要社会学知识的支撑。如今图书馆行业越来越强调、越来越重视阅读推广服务,要营造阅读的风气,让大众形成阅读习惯需要做大量的推广工作,教育学的知识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感激师长们发蒙启蔽和谆谆教诲的同时,方馆长鼓励在校的师弟师妹们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矢志为图情,终成大方之家。方家忠馆长手捧书香、心怀家国,同无数的图书馆学人一起默默奉献,让浓浓的书香弥漫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温暖和芬芳。
更多内容打开网址(http://news2.sysu.edu.cn/news01/1343477.htm)可阅读方家忠馆长在中山大学2015年学位授予仪式(第8场)上的演讲全文——《方家忠校友:感恩母校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