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校友荟(五)| 王彩虹,信息时代的“兰台人”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校友简介

       王彩虹,女,2005年研究生毕业档案学专业,研究馆员。曾就职于广州地铁信息管理中心档案管理部,现任职于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下属的市档案发展中心。熟悉企业档案管理、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档案科研等业务领域;在广州地铁任职期间,主要负责广州地铁集团档案管理工作,主持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档案系统、档案一体化平台、智能馆库等项目建设,主持参与13条线路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其中8个项目获得广东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金册奖”,《广州地铁档案一体化平台》项目获得国家档案局创新案例优秀成果二等奖。参与5个省级档案科研项目研究、国标省标2项标准编写,参与编写著作3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3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多篇论文获得中国档案学会、省档案学会优秀论文奖;多次获得单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地铁人”称号,2017年获得“广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

 

抓住机缘,不负韶华

       在档案仍然带有神秘色彩的年代,王彩虹和很多人一样,进入档案专业是一个偶然。“机缘巧合”是她踏上档案道路的缘由。1996年高考进入西北大学档案学专业,经过4年的本科学习生涯,她一开始并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进入中山大学产业集团的一个下属单位从事文秘和网络建设项目档案保管工作。2004年,王彩虹考入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档案学专业,那时读书的地方在美丽静谧的南校,档案学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下的信息管理系。王彩虹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一段美好的校园时光,她一边学习,一边留在原单位实习,生活充实快乐。彼时她的导师正是中山大学档案学科的建设者——陈永生教授,当谈起在读期间与导师一起研讨论文获得肯定时,她仍然会十分开心。

师生合照

       越努力越幸运,现在笑谈的“机缘”都是当初的积累。毕业后恰逢广州地铁档案部门需要档案专业人才,王彩虹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顺利入职,而且一待就是好多年。从萌新到部门经理,从青涩到统揽全局,她出色的工作履历印证了自身这些年的努力。

       除了日常工作外,王彩虹与学院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在学院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会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可以说,她见证了资讯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从南校院到东校园,从信息管理系到资讯管理系,再到资讯管理学院成立,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从三年改为两年再改回三年,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王彩虹仍然清晰地记得学院发展的每一个节点。

 

学习创新,提升自我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系统思维可以灵活高效地处理工作事务。王彩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档案学专业良好的信息素养、系统思维与资源统筹管理能力的学科优势,另一方面,她利用工作实习的机会提升了档案实际操作能力。这些积累为她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打下了基础。在广州地铁档案部工作期间,她主持了多项建设项目、带头建立档案管理的制度体系、建立成熟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在她和地铁档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高标准地完成了地铁线路的专项验收工作,连续有8条线路获得广东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金册奖”;同时,他们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地铁档案分类规则及编码体系,规范了行业标准。当然工作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自身能力不足、业务不熟悉、团队管理能力和宏观管控能力有待提高是她工作初期遇到的难题,面临档案资源配置不均、档案工作缺乏信息技术支撑、档案业务标准不统一的工作难题,王彩虹总会先从自身找原因,不断摸索、请教前辈、不停前进、不断学习是她解决问题之道。

       工作中,王彩虹也很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论的总结。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她的书桌上摆满了档案实务工作指导手册和电子文件管理相关的书籍。她也一直坚持将工作经验总结成系统化的理论,攥写论文、参与著作的编纂。在谈到工作和科研的关系时,她是这样说的:“我们做科研其实不是主要的任务,学校的科研需要在理论上创新,起到理论引领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科研更多的是结合创新型项目总结,指导后续工作,最主要的目标是把工作做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些创意,总结一些方式方法,与档案理论相结合,最终形成科研成果,工作中更看重的是科研的落地和应用。”她认为工作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档案工作与档案理论息息相关,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工作实际。

 

专业虽小,大有可为

       “察往知来,视兹故帙”是对档案价值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在档案工作的角色和作用问题上,王彩虹认为档案学科虽小,档案效益在短时间难以体现,但档案在司法、审计、建筑、个人资产证明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档案工作是社会运行的一项基础工作,在社会职能分工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工作中她常常接触到中大学子。她谈到,中大档案学专业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大提供的浓厚学习氛围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的档案工作人才。她提倡档案学子应发挥档案学专业信息素养能力、资源统筹管理能力和系统思维的优势,同时,她也结合自身经验向档案学专业的师弟师妹们提出一些建议:一是要利用好校园时光,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多去图书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情报信息、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成为信息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在工作中十分重要,沟通效果好,事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她建议师弟师妹要利用好中大广阔的发展平台,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会、社团等学生工作,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三是抓住实习机会,在学习之余将理论用于实践中,提升档案工作操作能力。最后,希望师弟师妹们注重提升自身综合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能力,做到齐头并进。

 

感恩母校,未来寄语

       在中山大学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王彩虹深受母校精神文化的影响。她认为中大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对于她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中大教师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令她印象深刻,工作遇到难题时总会想起老师们的严谨认真和求是担当。与此同时,母校也教会她要厚植爱国情怀,做一个有社会担当的人。一日中大人,终身中大人。在学院成立40周年之际,她衷心地向我们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感谢学院和老师的培养,祝愿学院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学校、学院越办越好。

硕士生毕业合照